发改委提出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和接入端系统。其建设目的是为提高节能宏观管理能力和监管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平台
能耗在线测系统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平台,分为市级平台、省级平台和国家级平台,按地区汇总各用能单位的监测数据,统一技术标准,为各地区用能单位提供支持服务。省、市级平台分别对本地区用能单位进行管理,统计能耗、进行信息共享。数据汇总后上传国家级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
接入端系统
接入端系统应能采集石油、煤炭、电力、天然气、热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数据,由各用能单位负责建设,最大程度整合已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工控系统,并将仪表和工控系统采集到的能耗数据汇总并上传到省级或市级平台。各用能单位要保证系统数据质量达标,接口协议符合技术规范,硬件安全可控,采集设备准确可靠。
发展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原因:
多年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重点一直在中高压电网的建设,而低压用户侧电网的投入相对薄弱。且我国低压用户侧电网实施的是“用户自我管理”的政策,导致低压电网存在大量用电不规范的情况,急需进行统一管理。
2014年至2019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52.4万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余元,尤其是在重特大火灾事故中,70%以上都是由电引发。目前“低压用户侧”的电力线路大多在无序、无知的状态下运行,包括很多生产单位的线路存在设计缺陷、安装缺陷、运行缺陷等。电气线路老旧、线路隐患多且隐蔽性强,众多企业缺乏专业电工,肉眼无法直观发现电气隐患,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及时排查各种隐患等难题,使得电力安全的监测和预警很难落实到位。
据统计,90%的企业没有任何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安全及能耗处于后知后觉状态;80%的企业对于电能质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了解。而随着用电设备的安装、迭代和更新,“低压用户侧”的电力监测、安全评估、节能研究和电能质量的服务越来越迫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安全、节能和优质电能的“电力监测”已成为必然。